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五章 审察病机 >> 素问·举痛论 >> “悲则气消”案

素问·举痛论

“悲则气消”案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6-12-01 13:13:32
核心提示:.

  张锡纯治一泄泻兼灼热病,其兄因痢病故,“哀痛之余,又兼心力俱悴,遂致大便泄泻,周身发热。一日夜泻十四五次,将泻时先腹疼,泻后疼益甚,移时始愈。每过午一点钟,即觉周身发热,然不甚剧,夜间三点钟后又渐愈。脉六部皆弱,两尺尤甚。此证系下焦虚寒及胸中大气虚损也……拟治以大剂温补之药,并收敛其元阳归其本源,则泄泻止而灼热亦愈。炒白术五钱,熟怀地黄一两,生怀山药一两,净萸肉五钱,干姜三钱,乌附子三钱,生杭芍三钱,云苓片二钱,炙甘草三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服药一剂,身热即愈。服至三剂,泄泻已愈强半,脉象已较前有力。上方去芍药,加重干姜、附子用量至四钱,并加龙眼肉四钱,再服。连服药十余剂,痊愈”(《医学衷中参西录》)。此即悲哀过度,耗伤肺气,致宗气下陷,下焦虚寒,元阳上浮之证。

  《古今医案按》载张从正医案:“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如覆杯,大痛不任,药皆无功,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巫者在其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结硬皆散。”此案即因悲伤过度,而致气滞成块,不通则痛。采用以情胜情治法,喜以胜悲而病愈。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